示差掃描量熱儀是基于示差掃描量熱法原理的分析設備,通過測量樣品與參比物之間熱流變化,實現對材料熱性質的定量分析。該儀器在航天材料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,能夠精確測定材料的熱穩定性參數、相變溫度等關鍵熱力學指標,為航天器熱防護系統的設計與優化提供基礎數據
1.基本原理
示差掃描量熱法(DSC)通過對比樣品與惰性參比物在程序控溫過程中的熱流差異,定量記錄材料吸收或釋放的熱量變化 [1]。該技術分為動態測量模式(變溫速率下檢測)和靜態測量模式(恒溫條件下觀測),其核心傳感器可檢測微瓦級的熱流差異。
2.系統構成
儀器主要由三大模塊組成:
2.1溫控單元:包含高精度熱電偶和鉑電阻溫度傳感器,控溫速率范圍可達0.01~100℃/min
2.2數據采集系統:采用24位模數轉換器實現μW級熱流分辨率
2.3氣氛控制系統:支持真空環境及惰性氣體、氧化性氣體等多氣氛條件實驗
3.航天應用方向
在航天器材料研究中,該設備承擔以下關鍵任務:
3.1熱防護材料相變潛熱測定
3.2推進劑熱分解特性分析
3.3金屬基復合材料熱膨脹系數檢測
3.4納米涂層材料玻璃化轉變溫度測量
研究數據顯示,航天器返回艙防熱瓦材料的焓值測量精度可達±0.5%,為熱防護系統設計提供可靠依據
4.典型測量參數
儀器可精確獲取以下熱力學參數:
4.1熔融溫度與結晶溫度(誤差±0.3℃)
4.2比熱容(重復性±1.5%)
4.3氧化誘導期(分辨率1分鐘)
4.4玻璃化轉變溫度(靈敏度0.1℃)
4.5反應焓變(精度±2%)
5.儀器分類特征
根據測量原理可分為兩種類型:
5.1功率補償型:通過實時補償能量差實現測量,適用于快速反應過程分析
5.2熱流型:基于熱傳導方程計算熱流變化,具有更寬的溫度測量范圍
6.維護與校準
為保證測量精度,需定期進行以下維護:
6.1溫度校準:使用銦、鋅、錫等標準物質進行多點校準
6.2靈敏度校驗:通過藍寶石比熱容標準樣品驗證
6.3基線修正:在無樣品狀態下進行基線漂移補償
6.4氣氛系統檢測:驗證氣體流量控制精度及密封性
6.5校準周期建議不超過12個月,高頻率使用環境下應縮短至6個月。儀器真空度需維持在10^-2 Pa量級以保證航天特殊材料測試的準確性。
杭州嘉維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多家優秀儀器制造商的合作伙伴。代理銷售京都電子KEM、紡吉萊博Fungilab、格哈特Gerhardt、東京理化EYELA、威伊WELCH、日立、isco、CEM、biotek、布魯克海文Brookhaven、布勞恩MBRAUN、雅馬拓yamato、賽默飛世爾Thermo等公司的全自動電位滴定儀、旋轉粘度計、定氮儀、脂肪儀、纖維素測定儀、溶劑純化系統、手套箱、平行蒸發儀、真空濃縮儀、微通道反應器、微波合成儀、流動反應器、平行合成儀、反應量熱儀、低溫反應器、低溫冷卻液循環泵、冷水機、旋轉蒸發儀、分子蒸餾儀、冷凍干燥機、噴霧干燥機、快速制備色譜儀、質構儀、粒度儀、酶標儀、真空泵等設備,并提供技術售后服務。
上一篇 : 接觸角測量儀簡介
下一篇 : 防爆電子天平的保養和維護